网上有关“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叶照翁韩愈都是宋朝时期的人吗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叶照翁韩愈都是宋朝时期的人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陆游是宋朝;李清照是宋朝;辛弃疾是宋朝;叶绍翁是宋朝;韩愈是唐朝 。
陆游(1125年—1210年)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 、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 ,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 、隆兴府通判等职 ,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 ,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 ,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 ,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 ,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 ,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 ,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 。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 ,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 ,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 ,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 、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 、《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 ,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 ,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 ,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 ,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 ,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
贞元八年(792年) ,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 、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 ,出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 ,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 ,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 ” 、“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等散文的写作理论 ,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诗人,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案:宋朝
叶绍翁,字嗣宗 ,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 、诗人 。祖籍建阳。原姓李 ,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 ,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 ,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 ,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 ,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 ,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扩展资料
主要作品
1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2、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纸帐
五色流苏不用垂 ,楮衾木枕更相宜 。
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
白似雪窗微霁后,暖於酒力半醺时。
蒲团静学观身法 ,岁晚工夫要自知 。
4、舟次崇德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
泛宅浮家何日了 ,庄头栽竹已成阴
5 、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 ,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
6、宜对亭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
请师莫起云屏想 ,只作当年面壁看。
7、咏先牌
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 。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店翁先洒扫 ,津吏认称呼。
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 。
8 、幽居书事
客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 ,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参考资料:
南宋中期的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 ,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 ,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 ,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 ,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 、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 ,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
关于“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叶照翁韩愈都是宋朝时期的人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迮盼秋]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exe.cn/cshi/202509-225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迮盼秋”!
希望本篇文章《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叶照翁韩愈都是宋朝时期的人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叶照翁韩愈都是宋朝时期的人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叶照翁韩愈都是宋朝时期的人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