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样学好自动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学好自动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学好电气自动化,首先要具备对这个实践性极强的应用专业有极大兴趣!
关键还要能综合运用控制理论和各种自动化技术----
以便将来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 、
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工程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行 、维护以及管理 。
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毕业生能综合运用控制理论和各种自动化技术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技术 、电 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 、运行、维护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可在工业厂矿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化技术及系统方面的运行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电气CAD、电工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自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 、工厂供电、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 、工业控制技术(过程控制及仪表、现场总线)等30多门理论与实践课程 。
你可以先看一些基础知识,太深一些的就不要自学(自学会很难懂,自学一星期才明白的问题,老师讲一节课就可能懂了),因为那样会很浪费时间.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你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个人感觉这个专业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还是学着很有意思的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你要多盾一些课外书啊,说实在的 ,我最不喜欢就是那本“自动控制理论”,一本全是理论,但是挺重要的 ,我比较喜欢PLC,你以后工作后,这个东西应该很有用的 ,我有不少同学找工作,企业都很看重PLC的能力,一进去进简单培训后,你就要开始进行PLC的设计了 ,从PLC里包含着自动和控制这两个方面,很能体现出你对学科的掌握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电子技术也是基础啊 ,以后可能复试要有这方面内容,而且这门课程对于你想转其它行业发展和工作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学好了这个 ,你就可以比较有信心的去应聘一些电子行业,而不只是自动控制专业的一些单位了~
大概就是这些了,能考研就考吧!
首先要了解:电类专业可分为强电和弱电两个方向 ,具体为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工厂供变电等)专业属强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电子 、通信、自动化专业以弱电为主。其他更进一步的细分要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划分。但无论强电还是弱电 ,基础都是一样的 。
首先高数是要学好的,以后的信号处理、电磁场 、电力系统、DSP等不同方向的专业课都用得着。
专业基础课最重要的就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3门课一定要学好 。这3门课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开设,对大多数对电子知识还了解不多的同学来说,通常是学得一知半解 ,迷迷糊糊。所以,最好是在开课之前或是开课的同时读一两本通俗浅显的综合介绍电子知识的书籍,对书中的知识你不需要都懂 ,能有个大致感觉就行。
对这这种入门读物的选择很重要,难了看不懂可能兴趣就此丧失或备受打击,反而事与愿违 。在此推荐一本《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杨欣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模电 、数电、单片机、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等都有涉及 ,一册在手基本知识就差不多了,关键是浅显易懂,有一定趣味性。另外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一套小开本(32开)电子系列图书也不错 ,是日本人写的,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插图较多,也较浅显 ,不过这一系列分册较多,内容分得较细。
除了看书,还要足够重视动手实践。电路 、模电、数电这些课程进行的同时都会同时开设一些课程试验 ,珍惜这个动手机会好好弄一弄,而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应付了事 。跟抄作业一样,拷贝别人的试验结果在高校中也是蔚然成风 ,特别是几个人一个小组的实验,那就是个别勤奋好学的在那折腾,其他人毫不用心地等着出结果。
我只想说 ,自己动手努力得来的成果才是甜美的,那种成就感会让你充实和满足。游手好闲的,到临近毕业找工作或在单位试用时 ,心中那种巨大的惶恐会让你悔不当初 。这种教训太多了,多少次我们都是蹉跎了岁月才回过头来追悔莫及。除了实验课好好准备好好做之外,许多学校都设有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平时课余自觉来弄弄。珍惜这种资源和条件吧 ,工作后不会再有谁给你提供这种免费的午餐了 。
当然有些学校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或缺少器件,那同学们就在电脑上模拟一把试验平台吧 ,就是学好用好Multisim软件。Multisim是一种电路仿真软件,笔者上学时叫做EWB,后来随着版本更新 ,先后更名为Multisim2001、Multisim7 、Multisim8。这个软件可模拟搭建各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并可观测、分析电路仿真结果 。大伙可以把模电、数电中学习的电路在这软件里面模拟一下,增加感性认识 ,实验前后也可把试验电路在软件里模拟,看跟实际试验结果有多大差别。可以说,只要你是学电的 ,这个小软件就是你上学时必须掌握的,对你的学习助益很大。另一个必须掌握的软件那就是protel了 。
上学时,从小学期的综合设计实验到毕业设计,最后都会要求你用Protel绘出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和PCB版;工作后 ,Protel也是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部分同学毕业后一两年内的工作,可能就是单纯地用这软件画板子。Protel的版本也走过了Protel98 、Protel99、Protel99SE、ProtelDXP 、Protel2004的发展道路。Protel99SE、ProtelDXP、Protel2004这三个版本现在用得最多 ,目前许多学校教学或公司内工程师使用的都还是Protel99SE,当然若作为新的自学者直接从Protel2004学起似乎好一些。
综上所叙,作为最基本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Multisim和Protel是所有电类学生在上学时必须掌握的 。其他的如Pspice、Orcad 、SYstemview、MATLAB、QuartusII等等,需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学,或是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或工作后在重点学习使用。那Multisim和Protel好学么?入门应该问题不大 ,让师兄师姐指导指导,或是找一两本入门书看一看就OK了。这里推荐一本《电路设计与仿真——基于Multisim 8与Protel 2004》(也是杨欣编著,清华社出版) ,作为这两款软件的入门学习挺不错的,关键是一本书包含了两款软件学习,对穷学生来说比较划算,若是花钱买两本书分别去学这两个软件 ,就不值了,因为Multisim的入门不是很难 。另用Protel画PCB电路板学问挺大的,有必要多看一些技术文档或是买一本高级应用类的图书。
2.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 ,尝试应用)
进入大三,就涉及到专业课的学习了,本文只讨论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 ,其他如《电力系统分析》 、《电机学》、《自控原理》、《信号与处理》 、《高电压》、《电磁场》等等以理论和计算为主的专业课,咱就不多提了。当然这些课对你今后向研究型人才发展很重要,也都很让人头疼 ,要有建议也只能说是努力学、好好学,懂多少是到少(不过别指望全都懂),以后工作或接着深造用得着时再回过头来接着补接着学 ,那时有工作经验或接触多了有感性认识,可能学着就容易些了 。
那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又有哪些呢?不同专业方向有不同的课程,很难面面俱到。这里先简单罗列一下,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也称单片机) 、开关电源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应用 、变频器应用、通信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DSP 、嵌入式等等。可能有同学要问:这么多东西 ,大学阶段要想都学好不容易吧?答案是不仅是不容易,而且是不可能 。这些技术每一门展开来都是复杂的一套知识,可以说 ,你只要精通其中一门,就可以到外边找个不错的工作了。
而且在大学阶段,这些课程也不是都要学的 ,而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选修其中几门(具体选哪几门,多研究研究你们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多请教老师) ,学的时候争取能动基本用法即可,真正的应用和深入是要到工作后的;当然你若很勤奋或有天赋,能熟练掌握某一门达到开发产品的程度 ,那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就轻而易举了。到这里我们需要再明确一点:电子领域知识繁多、浩如烟海,所以一般搞硬件的公司都有较多的员工,一个研发项目是多人细致分工、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团队意识这个名词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 ,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比如一些人专门负责搞驱动,一些人专门从事逻辑设计,一些人专门搞高频无线 ,一些人专门搞测试,一些人专门设计外壳,一些人专门设计电路板等等。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头都大了:那说来说去大学阶段到底究竟应该学些什么呢?说实话写到这里我的头也大了 ,电子设计涉及方方面面的东西太多了,实在不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能说得清楚的。所以我决定剔除这些生涩的课程名目,大致说一下我所认为的一个电类学生或是想要成为电子工程师的自学者应该掌握的基本的专业技能 。
我认为:除了最初提到的电路分析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外 ,应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选用指导、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 、一些常用电路模块的分析与设计、单片机的应用、PLD的应用 、仿真软件的应用、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测量与电路测试。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就不用说了,这是元素级的基础,不过要想掌握好也并不容易 ,一些电子系学生毕业了,还认不出二极管 、三极管实物、分不清电解电容的正负极等等,也不是没有的事。还是一句话,多进进实验室 ,多跑跑电子市场,多看看书 。
仪器仪表的使用,大学的实验课中你至少会用过数字万用表 ,波形发生器、电源、示波器 、小电机、单片机仿真机,至少要把这些东西的接线方法和用法弄懂吧。
常用电路模块也是包罗万相,各种放大电路、比较器 、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微分电路 、积分电路 ,还有各种数字逻辑单元电路等等,只能说,大致了解吧 ,并学会怎么去查资料、查芯片查管脚。最基本的,做实验或课程设计中用到的各种芯片要弄熟 。
单片机,这是应该掌握的。时下单片机种类繁多 ,但各大小企业用得最多的还是51系列单片机,而且价格便宜、学习资料也最全,故给自学者推荐。当然各学校开课讲的单片机型号会有所不同,没关系 ,学好单片机编程,学好了一种,再学别的单片机就容易了 。
PLD(可编程逻辑器件) ,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提供用户可编程,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设定(即要它实现什么功能)要有设计者借助开发工具 ,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这跟单片机类似。开发工具可学习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软件(这是该公司的第4代PLD开发软件,第3代是MAX+PLUS II软件) 。编程语言学习硬件描述语言VHDL或Verilog HDL。
仿真软件最基本的就是前面说的Multisim了 ,另外还可学MATLAB。其他的试专业情况选学或是工作后学。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主要是用Protel软件辅助进行 。这在前面已有介绍,读者应该也比较熟悉。
最后建议同学们积极与各类电子竞赛赛事,参加一场比赛一个项目做下来 ,电子设计的一个流程和各环节的基础知识就能串起来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都有莫大裨益。
以上这些东西我说得笼统,深入下去又是一大堆要学的东西 。还是那句话,多啃书本 、多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有一套“电子电路循序渐进系列教程 ”是按照上面我所讲的那个思路出的 ,可惜好像还没出全,现在好像只有《单片机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电路设计与制板——Proetl应用教程》、《仿真软件教程——Multisim和MATLAB》 、《常用电路模块分析与设计指导》几本。另外听听你们老师的意见、师兄师姐的意见,问问他们应读些什么书 ,当然也不能尽听尽信,翻开一本书我想你先大致看看他讲得是否通俗,自己琢磨着能看懂几分?我想能有5分懂这本书就值得一看了 ,示自己现阶段的知识情况,太浅显的书不用看了,太深的书也不要去看 ,看得迷迷糊糊还打击自信心丧失了兴趣。
好了,就此停笔吧 。本来是要写个书目推荐,可干瘪瘪的罗列一堆书目有什么意义?还是写下这些字 ,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深入吧,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最后一句老生常谈也是我的切肤之痛:大学四年会一晃而过,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要虚度光阴。及时当努力 ,岁月不待人!
Altium公司作为EDA领域里的一个领先公司,在原来Protel 99SE的基础上,应用最先进的软件设计方法 ,率先推出了一款基于Windows2000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EDA设计软件Protel DXP 。Protel DXP在前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新的可定制设计环境功能包括双显示器支持,可固定、浮动以及弹出面板,强大的过滤和对象定位功能及增强的用户界面等。Protel DXP是第一个将所有设计工具集于一身的板级设计系统 ,电子设计者从最初的项目模块规划到最终形成生产数据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方式实现 。Protel DXP运行在优化的设计浏览器平台上,并且具备当今所有先进的设计特点,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PCB设计过程。通过设计输入仿真、PCB绘制编辑 、拓扑自动布线、信号完整性分析和设计输出等技术融合 ,Protel DXP提供了全面的设计解决方案。
Protel DXP2004是Altium公司于2004年推出的最新版本的电路设计软件,该软件能实现从概念设计,顶层设计直到输出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的管理。当前比较流行的Protel 98、Protel 99 SE ,就是它的前期版本 。
Protel DXP 2004已不是单纯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系统工具,分别是SCH(原理图)设计 、SCH(原理图)仿真、PCB(印制电路板)设计、Auto Router(自动布线器)和FPGA设计等,覆盖了以PCB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该软件将项目管理方式 、原理图和PCB图的双向同步技术、多通道设计、拓朴自动布线以及电路仿真等技术结合在一起 ,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与较早的版本——Protel99相比,Protel DXP 2004不仅在外观上显得更加豪华 、人性化,而且极大地强化了电路设计的同步化 ,同时整合了VHDL和FPGA设计系统,其功能大大加强了 。
Protel DXP 2004新特点:
1. 整合式的元件与元件库
在Protel DXP 2004中采用整合式的元件,在一个元件里连结了元件符号(Symbol)、元件包装(Footprint)、SPICE元件模型(电路仿真所使用的) 、SI元件模型(电路板信号分析所使用的)。
2. 版本控制
可直接由Protel设计管理器转换到其他设计系统,这样设计者可方便地将Protel DXP 2004中的设计与其他软件共享。如可以输入和输出DXP、DWG格式文件 ,实现和Auto CAD等软件的数据交换,也可以输出格式为Hyperlynx的文件,用于板级信号仿真 。
3. 多重组态的设计
Protel DXP 2004支持单一设计多重组态。对于同一个设计文件可指定要使用其中的某些元件或不使用其中的某些元件 ,然后产生网络表等文件。
4. 重复式设计
Protel DXP 2004提供重复式设计,类似重复层次式电路设计,只要设计其中一部分电路图 ,即可以多次使用该电路图,就象有很多相同电路图一样 。这项功能也支持电路板设计,包括由电路板反标注到电路图。
5. 新的文件管理模式
Protel DXP 2004提供三种文件管理模式。可将各文件存入入单一数据库文件,即Protel 99SE的ddb ,也可以存为Windows文件,即一般的分离文件,而不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ODBC) ,就可以存取该文件,此外新增了一个混合模式,也就是在数据库外存为独立的Windows文件 。
6. 多屏幕显示模式
对于同一个文件 ,设计者可打开多个窗口在不同的屏幕上显示。
7. 设计整合
Protel DXP 2004强化了Schematic和PCB板的双向同步设计功能。
8. 超强的比较功能
Protel DXP 2004新增了超强的比较功能,能对两个相同格式的文件进行比较,以得到其版本的差异性 ,也可以对不同格式的文件进行比较,例如电路板文件与网络报表文件等。
9. 强化的变更设计功能
在Protel DXP 2004中,进行比较后 ,所产生的报表文件可作为变更设计的依据,让设计完全同步 。
10. 可定义电路板设计规则
在原理图设计时,定义电路板设计规则是非常实际的。虽在先前版本的Schematic中就已提供定义电路板的功能,可是都没有实际的作用。而在Protel DXP中落实了这项功能 ,让用户能在画电路图时就定义设计规则 。
11. 强化设计验证
在Protel DXP 2004中强化了设计验证的功能,让电路图与电路板之间的转换更准确,同时对交互参考的操作也更容易。
12. 设计者可定义元件与参数
Protel DXP 2004提供了无限制的设计者定义元件及元件引脚参数 ,所定义的参数能存入元件及原理图里。
13. 尺寸线工具
Protel DXP 2004提供了一组超强的画尺寸线工具,在移动时会自动修正尺寸,这对于PCB中一些层的定义有很大的帮助 。
14. 改善加强板层分割功能
Protel DXP 2004提供了加强的板层分割功能 ,对于板层的分割自动以不同颜色来表示,让设计者更容易辨别与管理。
15. 加强焊点堆栈的定义
Protel DXP 2004板增强了焊点堆栈的定义与管理,设计者可以存储所定义的焊点堆栈以供日后再使用。
16. 改良焊点连接线
Protel DXP 2004提供自动修剪焊点连接线的功能 ,使自动布线后焊点连接更恰当 。
17. 波形资料的输出与输入
在Protel DXP 2004中可将仿真波形上各种资料输出为电子表格格式,以供其他程序的使用,也可以输入其他程序所产生的波形资料。
18. 加强绘图功能
Protel DXP 2004增强了波形窗口的绘图功能 ,例如放置标题栏、标记画线等,同时Windows的编辑功能在此也可以应用。
19. 不同波形的重叠
设计者可以将不同的波形放置在一起,也可以同时使用多个不同的Y轴坐标 。
20. 直接在电路板里分析
设计者可以直接在PCB编辑器里进行信号分析,这样信号分析更加方便。
21. 强化模型整合
在Protel DXP 2004中提供了高速整合的元件 ,元件包括信号分析的模型(SI Model),设计者不必再为元件问题而烦恼了。
关于“怎样学好自动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exe.cn/wiki/202508-1682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怎样学好自动化》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怎样学好自动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学好自动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学好电气自动化,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