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是在对现代盐湖中生活的卤虫和卤蝇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此项工作无前人工作可借鉴,完全是创新的,因此 ,还有待于不断积累资料来完善 。
一 、卤虫化石的鉴别
卤虫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表明,卤虫生命史包括:①卵胞囊破裂孵出期(伞形期);②无节幼体期;③幼虫期;④次成虫期;⑤成虫期。从无节幼体后期到成虫之前期,卤虫需蜕皮15~17次。总的来说 ,每个生长期及蜕皮都有化石生成的可能性 。
1)无节幼体化石:是卤虫卵囊孵化后的第一个卤虫幼体形态(图5-1a),该种形态的特点是:上大下小,宛如电灯泡 ,不分节,故曰无节幼体。化石大小为0.05mm×0.04mm至0.3mm×0.15mm,一般未见触角 ,偶尔见“小芽”状第一触角。无节幼体化石分布广泛,在盐矿层、卤虫粪粒化石中均可见及 。
2)卤虫化石:是指不包括无节幼体化石和蜕皮化石的卤虫化石,对此种化石我们称之为卤虫实体化石。这类化石是大量存在的,往往呈黑色 ,与沉积微层斜交成片出现。卤虫实体化石分头部 、胸部、腹部,最突出的特点是头部出现明显的一对触角,是重要的鉴定标志(图5-1b) 。卤虫实体化石具附肢 ,胸部附肢较少见,但在卤虫粪粒化石中可见保存较完整的胸部附肢。
3)卤虫蜕皮化石:一只卤虫在其生长过程中要蜕皮15~17次,故在卤水中蜕皮的数量是众多的。因此 ,卤虫蜕皮化石在卤虫化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卤虫蜕皮化石的形态是多样的,这是因为其生长过程中在蜕皮前的个体形态也是多样的。蜕皮化石最为显著的特点有二,其一 ,颜色为白色,其二,蜕皮化石上往往有空洞 ,这是蜕皮时钻出的洞(图5-1c)。卤虫蜕皮化石数量众多,是组成盐类矿物的主要成分,也是粪粒化石的主要成分,同时 ,还是鲕粒等粒屑的“胶结物 ”。以往地质学家认为鲕粒间的亮晶胶结物,实际可能皆为卤虫的蜕皮化石 。
4)卤虫部分肢体化石:常见的卤虫部分肢体化石是其附肢,尤其是附肢中的触角和游泳足等。卤虫部分肢体化石对微小盐类矿物形成贡献较大。
图5-1 卤虫化石
a—卤虫无节幼体化石;b—卤虫实体化石;c—卤虫蜕皮化石
二、卤蝇化石的鉴别
卤蝇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表明 ,卤蝇生命史包括卤蝇幼虫期 、卤蝇蛹期、卤蝇成虫期,其中,卤蝇幼虫期又可分为卤蝇第一幼虫期、卤蝇第二幼虫期 、卤蝇第三幼虫期 。在第一、第二幼虫期都会发生蜕皮现象。总的来说 ,在卤蝇的每一成长期都会有化石产生。
1)卤蝇第一幼虫期化石及其蜕皮化石(图5-2a):化石体细且长,有的具腹足,有的腹足不明显 。化石尾部具呼吸管 ,其呈“V”字形或“1”字形。卤蝇第一幼虫期蜕皮化石,一般为白色,体中有黑色小空洞 ,形似卤蝇第一幼虫期化石。
2)卤蝇第二幼虫期化石及其蜕皮化石(图5-2b):第二幼虫期化石较第一幼虫期化石个体增大,蜕皮化石个体亦增大 。鉴别特点基本同第一幼虫期化石。
3)卤蝇第三幼虫期化石(图5-2c):化石个体较第二幼虫期化石粗壮,尾部呼吸管呈“V ”字形和“1”字形。因为卤蝇第三幼虫期是最后幼虫阶段产物,其表皮是不蜕落的 ,而是形成保护蛹的盖体即蛹壳 。故无卤蝇第三幼虫期蜕皮化石。
4)卤蝇蛹化石(图5-2d)。化石体胖,有时见头部呈帽子状形态。尾部呼吸管末端常见“1”字形,较少见“V ”字形 。
5)卤蝇蛹壳化石(图5-2e)。卤蝇蛹壳化石是蛹变为卤蝇成虫后留下的壳体化石 ,其呈四边形或梯形,4个角突出。此类化石相对来说较为少见 。
图5-2 卤蝇化石
a—卤蝇第一幼虫期化石及其蜕皮化石;b—卤蝇第二幼虫期化石及其蜕皮化石;c—卤蝇第三幼虫期化石;d—卤蝇蛹化石;e—卤蝇蛹壳化石
三、卤虫和卤蝇化石(两虫化石)的形成
卤虫和卤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现代盐湖中两虫是食物链中重要的生物群落
在现代盐湖卤水中明显出现红色 、**和淡蓝色条带(图版7-2)。**或棕**条带为卤蝇幼虫集中发育区 。红色条带为卤虫集中发育区。淡蓝色条带为卤蝇卵囊孵化和蜕皮集中发育区。卤水漂浮的白色点状物为卤虫幼虫蜕皮(可能亦有卤蝇幼虫蜕皮) 。其实在现代盐湖中都广布有卤虫、卤蝇幼虫和蛹。两虫是生物-水盐体系中最主要的生物群落。
2.现代盐湖盐类沉积中的两虫遗体及其遗迹
现代盐湖盐类沉积中的两虫遗体及其遗迹是极为广泛的 。下面略举几个例子说明之。
1)在结晶自析的盐湖中,沿着岸边的水草和树枝上结晶有芒硝 ,在其上有红色卤虫和棕**卤蝇幼体的尸体、卵囊和黄白色粪粒(图版7-3)。
2)在干盐湖的干盐壳上可见卤虫和卤蝇幼虫被剥蚀后留下的原形态的空洞(图版5-1)。
3)在现代盐湖沉积的盐类矿物颗粒间有红色卤虫散布其中(图版5-2) 。这种现象在古代盐类矿石中也广为见及。
4)在青海察尔汗盐湖诺木洪“贝壳”堤上(杨谦等,1993),根据杨谦所摄照片(图版5-3)仔细观察发现 ,原认为的“贝壳”,应该是卤虫卵囊壳(可能也有卤蝇的卵囊壳)、卤虫和卤蝇幼虫之干体以及它们的蜕皮。
5)青海察尔汗盐滩达布逊盐湖分布的“珍珠盐 ”是很有意义的 。其为乳白色球粒状,表面浑圆且具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的石盐。关于其产状 、特征及成因 ,蔡克勤(杨谦等,1993)、李润民等(1983)都作过研究。根据蔡克勤所拍镜下照片(图版5-4)观察,所谓的珍珠盐类似鲕状结构,卤虫及其蜕皮呈环状排列 ,之中并可见卤蝇幼虫粪粒,还可见红色卤虫尸体 。胶结物为被光卤石交代了的卤虫蜕皮。“珍珠”盐是现代湖边的产物,为古代鲕粒形成提供了一个例证。
3.两虫化石的形成
研究表明 ,卤虫和卤蝇幼虫以及卤蝇蛹在生物-水盐体系中,不但个体大,而且数量众多 ,它们在生物-水盐体系中担当了维系盐湖生命的重任,而且也是形成蒸发岩最主要的材料 。在卤虫和卤蝇幼虫、卤蝇蛹死后,一部分被嗜盐细菌分解 ,但大部分被盐类交代形成化石,其中,包括数量巨大的蜕皮化石。鉴于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在蒸发岩中常常大量且相互一起产出 ,作者统称其为两虫化石(Two-Arthropod-Fossils,TAF)。两虫化石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卤虫化石和卤蝇幼虫 、蛹化石以及卤虫和卤蝇幼虫蜕皮化石是蒸发岩的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任何一个化石都可以形成一个盐类矿物,它们的数个化石也可以砌集成一个盐类矿物。
正如卤虫和卤蝇幼虫、蛹在生物-水盐体系中结伴而生一样,卤虫化石和卤蝇幼虫、蛹化石等在蒸发岩环境下形成的产物中也是结伴而产出的。
关于“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慕子轩]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exe.cn/zlan/202509-227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慕子轩”!
希望本篇文章《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卤虫化石和卤蝇化石的鉴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