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明朝抗倭英雄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样的?”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明朝抗倭英雄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戚继光没了胡宗宪的支持 ,马上被剥夺了兵权隔离审查 。但是,浙江也好,福建也罢!谁都知道倭寇并没有被全部肃清 ,没了戚继光,最开心的当然是倭寇。很快刚刚被戚继光平定的兴化传来了噩耗,兴化城由于汉奸出卖,被化装成明军的倭寇骗开城门。凶残的倭寇将兴化屠城 ,城中数万百姓被杀害,金银财宝被席卷一空 。
嘉靖皇帝急了!福建巡抚被革职查办,嘉靖果断决定将浙江和福建归为一个战区 ,由一个人统一调配兵力对倭作战。谭纶被任命为闽浙总督,统领抗倭事务。谭纶虽是文官出身,但却也是个狠角色 ,他也在浙江地区跟倭寇干了多年,而且亲手杀死的倭寇就有上百人,可谓相当生猛 。而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了在大同戴罪立功的俞大猷(从监狱里被放出来不久) ,并恢复了戚继光的兵权。
戚继光、俞大猷 、谭纶抗倭铁三角终于形成了。戚老虎回来了,还带着武林高手俞大猷,上司是那个杀人如麻的谭纶 ,这老三位的名头无论哪一位都够把倭寇吓破胆了!所以,他们准备带着抢来的财宝跑路。杀了人就想跑,铁三角不会答应,倭寇刚想从海路开溜 ,就被俞大猷的海上巡逻队堵了回来,倭寇只好在平海卫扎下大营,准备与明军决以死战 。
明军分三路进逼平海卫 ,这次他们是下了血本,为了给兴化的百姓报仇,他们带来了从西洋新购置的火器和佛郎机。明军几乎把所有的怒气都撒在了这帮倭寇身上 ,平海卫的战斗很快结束了,倭寇和他们还未来得及转移的财宝被明军轰烂了!可谓是玉石俱焚。此役过后,俞大猷被派往了江西 ,戚继光接任福建总兵,全权处理抗倭事务,并且扩充戚家军 ,此时的戚家军已经发展到了一万两千八百人 。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抗倭战争已经胜利的时候,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两万七千多名倭寇突然跨海而来,在福建登陆,他们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抢劫 ,而是明晃晃的报复,侵略!这两万多倭寇瞬间包围了戚家军所驻扎的仙游城。这里驻扎有戚家军二百余人,是戚家军防守最薄弱的堡垒 。此时的戚家军主力部队都被调回了浙江 ,因为那里也出了乱子。
仙游城彻底变为了一座孤城,能够救援它的戚家军外围只有五百多人,两万倭寇对两百戚家军的形势是极为危险的。但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被戚家军创造了 ,这二百多人竟然足足守了仙游城两月有余,直到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主力赶到 。嘉靖四十而年(公元1563年)十二月十五日,戚继光将仙游与外界联系的所有通道全部扎死 ,做了一个大口袋,然后摆开阵势与倭寇决战。两万多倭寇攻击二百戚家军竟然两个月都没有拿下仙游,士气极其低落。
戚家军此时一反常态 ,四面强攻,火炮不停地招呼,仙游之围就此解除,而幸存的倭寇开始向海边逃跑 。戚继光锲而不舍 ,在王仓坪和蔡丕岭再次重创倭寇,至此倭寇再也不敢大规模的袭扰闽浙地区。但戚继光仍然认为,这样还不够保险 ,应该主动出击,跨海作战,彻底消灭倭寇的有生力量 ,并把战线移到内陆之外。
此时,俞大猷又被调任广东总兵,戚继光与其商量 ,俞大猷非常赞成戚继光主动出击做积极防御的想法,他负责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两位将军联手作战,他们在嘉靖四十四年 ,在广东南澳岛上消灭了倭寇的一个军事基地,倭寇再也没有可以在中国版图内立足的地方 。
至此,流毒百年之久的倭寇之乱,终于被戚继光和俞大猷彻底平灭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 ,绝不退让的精神,让日本侵略者付出最为沉重的代价。因为抗倭战争与下一章的抗日援朝战争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所以在这里还要交代一下 ,抗倭之战中一些主要人物的结局 。
平定福建后,俞大猷去了两广地区,就任广西军区司令员 ,在那里他成功讨伐叛乱,并获得了他一生中的最高职务——右都督(一品)。后来他的人生又经过了起起伏伏,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七十七俞大猷去世了 ,被追封左都督。戚继光去了蓟门,他的戚家军在那里修了长城,现在的八达岭长城就是他修的 ,在张居正去世后,戚继光也失势了,倭寇已经没了,飞鸟尽良弓藏!不久戚继光的那位强悍的老婆跟戚继光也决裂了 ,独自回到了娘家 。戚继光之后再也没和他见过面。万历十五年,正好六十岁的戚继光去世。而万历十五年,被后来的历史大家黄仁宇先生认定为明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当然 ,还有一个人要说,他就是胡宗宪的重要幕僚徐渭,他在胡宗宪被抓后 ,也被关进了监狱,他也想学胡宗宪自杀,但自杀未遂 。后来他的精神变得十分不正常 ,被释放后,他去了辽东,成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座上客。李成梁是抗击蒙古侵略的大将 ,徐渭毫无保留的把所有抗倭的经验都教给了他的儿子李如松。二十多年后朝鲜平壤,李如松才知道徐渭所教的东西原来是为了让自己能在这个战场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而二十多年后的那场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徐渭正躺在破屋之中,等待死神的降临。他的一生从抗倭战争开始 ,又从另一场抗倭战争结束。历史告诉我们,抗倭战争只能是另一场大战的前奏,是众多名将的谢幕 ,也是更多名将的起点。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大英雄,那戚继光到底是怎么抗倭的呢?
戚继光抗倭
先说说“倭 ”是什么意思,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 ,明朝时期之前日本人在我国东南沿海出没,他们分成不同的小分队对沿海百姓进行烧杀抢掠,他们擅长水战 ,人人都很凶恶,杀人如麻,普通百姓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有时一个村子或几个村子都被他们洗劫一空,手法狠毒 。
戚继光最开始是抗击山东一带的倭寇,他到山东以后,训练士兵、加强海防 ,使山东一带的倭寇得到有效的控制。
后来戚继光被调到倭寇最严重的浙江一带,浙江的经济很发达,这成为倭寇不顾一切侵犯浙江的原因 ,当地的百姓提到倭寇就恨得牙痒痒。他带领当地的士兵抗击倭寇,取得了多次胜利,比较出名的有岑港之战和龙山所之战 。
戚继光抗倭越久 ,就越发现倭寇分成小队作战,看似闲散,其实是有组织的庞大队伍 ,要想消灭他们必须要建立专门的军队。他多次向上级提出练兵请求,终于得到批准。他在义乌召集了四千人进行特殊训练,这四千人被人们称为戚家军 ,他针对倭寇的出没习惯,创立了鸳鸯阵 。公元1561年,倭寇大部队进攻浙江的台州,倭寇多达两万人 ,船只上百艘,声势浩大。戚继光亲自迎战,创造了十三战十三捷的神话 ,基本荡平浙江的倭寇。
之后戚继光被调往福建抗倭,经历横屿之战、平海卫之战 、仙游之战、南澳岛之战,基本扫平福建的倭寇 。
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的故事有很多 ,这里简要的说几个。戚继光是名将的后代,他的名字就是父亲对他的厚望,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 ,保护大明江山,将戚家发扬光大。受家族影响,从小就学习武艺和兵法 ,父亲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的文武兼修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戚继光
戚继光十七岁时,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登州就在今天的山东。二十二岁的时候考中武举,到京城会试,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来进攻 ,他临时被安排去守卫京城九门,还向皇帝上书守城的方略,他的军事才能初步展现。二十六岁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 ,管理的范围扩大,主要职责是抗击山东的倭寇,从此以后 ,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 ,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 ,他被称为抗倭英雄 。
抗倭结束,戚继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他被派去驻守明朝的北边 ,他到蓟州后,先做好防御工事,加厚城墙 ,然后再积极训练军队,严肃军纪、增强军队实力,创立车阵 ,保卫了明朝北边的安全和稳定。
从抗击倭寇到镇守蓟州,戚继光工作都很出色。公元1583年,他受党派之争被调往关东 ,两年后被罢免官职,公元1588年因病去世 。
戚继光故里戚继光是人人皆知的民族英雄,由于历史上关于他的故里没有统一的记载,以至于到了今天 ,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争英雄,包括山东蓬莱 、河南濮阳和安徽定远等地,现在就来探讨一下戚继光故里究竟在何处。
戚继光故里
先说说最常见的说法――山东蓬莱 ,说蓬莱就要从登州说起,通过查阅登州历史可知道,明朝的登州属于山东省下的莱州府 ,首府在蓬莱,管辖蓬莱县和文登县等八个县级单位,明朝的登州被认为是现在的山东蓬莱。说戚继光是蓬莱人 ,是因为他的祖先戚祥是山东蓬莱人,戚氏家族的荣耀都来自这位戚祥,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他的子孙后代都可以世袭他的职位 。戚继光十七岁的时候确实是世袭了父辈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他抗击倭寇的第一站也是在山东,其中就包括蓬莱,史书记载他辞官后也是回的蓬莱 ,蓬莱现如今是保留戚继光遗址最多的地方。
再说说河南濮阳,这要从戚这姓氏开始说,戚姓源于姬姓 ,是卫国人后代,卫国受封地在河南濮阳,后来卫国灭亡 ,戚姓才迁往山东蓬莱,认祖归宗就应该是河南濮阳。
最后是安徽定远,和戚继光同时期的李贽在书中记载过:戚景通 ,定远人,戚景通是戚继光的父亲,父亲是定远人 ,儿子当然也是定远人 。据说戚继光游玩山水时,有两次在石碑上题过:定远戚继光。
戚继光故里到现在还是个谜,不管他的故乡是在哪里,总之是在我们中华土地上 ,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呢?戚继光生于公元1528年,卒于公元1588年 。从历史时间来推测,戚继光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和明朝万历年间。众说周知 ,戚继光是位著名的抗倭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至今深入人心。戚继光之所以能在对抗倭寇上取得重大胜利,还得从戚继光生活的朝代说起。
戚继光雕塑
从时间来看 ,戚继光出生于明代嘉靖年间 。明朝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衰弱,已经在嘉靖年间初见端倪。嘉靖皇帝努力地想要逆转明朝的危机,但是仍然无法阻止明朝陷入积贫积弱的危机。公元1546年 ,戚继光亲眼看见倭寇对沿海百姓生活的骚扰,他们抢夺百姓财产,并杀害手无寸铁的沿海百姓 。戚继光非常愤怒 ,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经典名句。七年之后,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推荐下,担任指挥佥事一职 ,在山东一带对抗倭寇。戚继光生活的明朝中后期,倭寇四处横行,让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发挥 。
其次 ,戚继光生活的明朝实施了海禁制度。海禁制度在明太祖年间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到了嘉靖和万历年间,依然还在奉行。永历年间 ,明成祖为了显示明朝强大,让郑和率领军队三次下西洋 。沿途的国家们都知道明朝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都想来此分一杯羹。明朝越是执行严苛的海禁制度 ,倭寇们就越想来沿海抢夺百姓财产。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戚继光,一直致力于对倭寇的抗击,由此 ,他也成为沿海百姓们的保护神 。
戚继光的老婆提起戚继光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的抗倭成就,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也有很多很多,但是关于他老婆的记载却只有短短几句话而已,那么戚继光的老婆究竟是谁呢?她的脾气秉性又是怎样的呢?
戚继光的老婆剧照
古人和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不同 ,古代都是三妻四妾的,作为一位将军,戚继光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一生共有四个女人,一正妻三小妾,既然是老婆 ,那自然就是他的正妻王氏了,王氏的名字因为古代太注重男权的原因并没有被记载下来,留下来的只有戚王氏这个称呼 ,王氏是出身将门的一位大家闺秀,而且她很有胆量和智慧,虽然脾气有些火爆 ,但对戚继光还是很好的,戚继光与王氏是在他十八岁的时候成的亲,之后他们一起生活了长达二十年,但这么长时间以来王氏生下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早亡 ,古人一直受的教育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们对子嗣的传承很是看重 ,也因此即便是很敬重自己的老婆,戚继光在他四十岁的时候还是纳了妾,但是他是瞒着王氏进行的 ,也就是说王氏对此是不知情的,但纸包不住火,王氏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愤怒的她拿了把菜刀就要找戚继光算账,戚继光在外面躲了几天之后知道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所以他就把盔甲穿在衣服里面主动去见了王氏 ,而且对王氏哭诉了自己的苦衷,王氏最终还是选择了谅解,并从小妾的手里过继了一个儿子自己抚养。
戚继光的老婆最终没有和戚继光白头到老,在她过继的儿子去世后 ,她就离开了戚继光回了娘家,从这里也能大概看出,王氏的确是一个性格坚定、敢爱敢恨的女人 ,而关于她回到娘家之后的记载就再也找不到了。
戚继光的儿子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戚继光的儿子一共有五个,分别是戚祚国 、戚安国、戚昌国、戚报国 、戚兴国。从戚继光给他五位儿子起名来看 ,从中体现了戚继光的爱国之情 。戚祚国是戚继光的长子,先后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和济南府掌印都司一职。
戚继光斩子
戚继光次子名为戚安国,戚安国出生不久后就已夭折。戚昌国是戚继光第三子 ,因父亲抗战功劳,戚昌国担任锦衣卫指挥一职,又被追赠为骠骑将军 。戚报国是戚继光第四个儿子 ,因祖上功绩,被封为锦衣卫百户,并追赠飘起将军一职。戚兴国是戚继光的幼子,担任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从戚继光五位儿子职位来看 ,他们都是职位都是依托于父亲的功劳而被追赠加封的 。在《明史》中,并没有对戚继光儿子进行过多的阐述和记录,究其原因在于 ,戚继光儿子一生没有多大的作为和建树。所以,便没有对他们进行记载。
“戚继光斩子”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讲述了戚继光大义灭亲的故事 。在《仙游县志》一书记载 ,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击倭寇。有一次,倭寇侵犯临海等地,戚继光让戚家军先在花冠岩一带埋伏 ,结果戚继光长子戚印急于建功立业,贸然出击攻打倭寇,导致一部分倭寇乘机逃走。戚继光非常震怒 ,他以戚印不遵守军令为由,将戚印斩首示众 。历经百年,“戚继光斩子 ”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关于“明朝抗倭英雄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样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易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exe.cn/zshi/202507-83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佳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明朝抗倭英雄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样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佳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明朝抗倭英雄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朝抗倭英雄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